语文基础素材

入乡随雅-高一作文素材

本文已影响 6.63K人 

“做人要脱俗”。许多哲学家都这样开导世人。

入乡随雅-高一作文素材

可是不论古今中外,实际上人们常常在“俗”处打滚儿,因为“俗”是多数,“从众心理”是很难摆脱的无奈,于是大家就“俗”成了一家人。“入乡随俗”便是不接受也得接受的“潜规则”。

晋人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俩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阮氏是当时的大姓,他们大多因贫富分居在一条东西大街的两侧,所谓“北阮富而南阮贫”,阮籍叔侄家境困窘,都居于街南。七月七日,当时有在这天晾晒衣物的习俗,北阮诸家盛晒衣裤鞋帽,一时颇有锦绮灿目之气概,而南街的阮咸也不甘寂寞,他拿出竹竿挑起大裤衩晒于院心。邻人不解,问阮咸何故?阮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咸的行为,你可以认为是“随俗”,也可以解读为“反讽”。我以为后者更符合他的性格。

“随俗”者有一种模仿的惯性与盲目追随的乐趣。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在报刊上读过一幅幽默画:一位先生本来是头戴草帽,拄着手杖行路,可是他见其他路人都打着阳伞,便灵机一动,用手杖顶起草帽,也冒充起“阳伞”来。说这幅画是讽刺某些人模仿成性也可以,说是讽刺那些没有创新意识,凡事赶时髦随大流的人也可以。

随大流的实质是盲从,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我见解,缺乏自主意识,见别人干啥自己就干啥,别人咋千自己就咋干。这种人冷静不足,起哄有余。

宋人陆九渊在《象山语录》中说:“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有人迷信“约定俗成”,认为许多人都那么做,“那么做”必是有其道理,于是便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两个人,自己一点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见巴金《随想录》)因为没有自主意识,没有独立精神,自然要依赖他人,并认为随大流总不会吃大亏,法不责众嘛!

自主与自信都是成才和成全事业的支柱,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自主与自信又都是一种感觉。一个人,有了这种感觉,才能产生坚定的信心和希望,遇事才不会左顾右盼,碰到困难阻碍也,x;会畏首畏尾。自主与自信使他们对前途和事业产生了一种不可撼动的信念。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告诫后生:“对任何事情都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赶时髦。”

历史已经证明,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不会长久存在,总有一天变得不那么时髦了。如果你一辈子都不停地在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到死,你将会成为一个遭到全社会轻蔑的人。凡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自主意识很强的人,不论在任何环境中,他们总是有主见、有远见、有高见的人。“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爱因斯坦的忠告,每个字都是很有重量的。

有人说,“入乡随俗”指的是乡风民俗。这句话当初的涵义或许如此,可现时的“入乡随俗”在许多情况下被借代了,让你“随俗”就是“随”某些不高尚,甚至突破规矩的庸俗、媚俗、乃至俗不可耐的“大流”,实际上都是某些待+,、处事的“潜规则”,摆不到台面上来的丑陋现象。因此我主张,“入乡随‘雅”’比不加分析地“随俗”好些,或许还有助于改变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