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14篇)

本文已影响 4.67K人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进一步知道派出所的功能结构,了解警察的工作情况。

2、画一画自己对派出所向往的工作。

3、激发对警察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记录单

3、警察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回忆我们的参观过程。

1、前几天我们一直讨论着,商量着去奔牛派出所参观,周三我们终于去参观了奔牛派出所,说说你们参观时的心情吧.

2、我们怀着向往来到了派出所门口,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派出所的大门,看看,上面有什么?(字、标志)

3、派出所工作多的人员我们把他们叫做什么?警察.那警察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呢?

4、我们参观了派出所,派出所有几个部门?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工作人员是怎样在各个部分工作的?你们都在回来后做了记录.我们拿出记录单,把你记录的内容说给同伴听听.

5、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进了派出所的大门,首先到哪里参观了?分别是治安监控室、停车场、关押室、警察办公室、警察宿舍、办证大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警察是怎样工作的这几个方面来讲述.治安监控室、停车场、关押室这三个地方重点讨论.突出警察工作认真,辛苦,维护地方安全的特点。

6、上次我们在派出所看到的警察多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精彩的警察片段。播视频。这里面的警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警察不仅抓坏人,抓小偷,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立刻帮助有困难的人。

二、表达我们的向往.

1、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如果你将来是派出所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你想在哪个部门工作,怎样来工作。

2、讲述自己画得什么?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

三、延生活动。

在区角玩派出所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大班幼儿用自己的本领帮助指导中班幼儿初步掌握系蝴蝶结的方法。

2.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与自信心,激发中班幼儿向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在活动中相互获得愉悦的体验。

3.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彩带、鞋、包装带若干,篮子8只.蝴蝶花一盆,可乐瓶若干(内装沙子),绿彩纸若干张、双面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我们中一班来了好多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

(2)大一班哥哥姐姐到我们班来做客,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

(3)请每个中班小朋友去找一个哥哥或姐姐做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与你的朋友打个招呼,相互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4)带着你的朋友,找张椅子坐下。

2.出示蝴蝶花,引发幼儿观察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盆花,你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这种花的名字你们知道吗?为什么叫蝴蝶花?你们喜欢蝴蝶花吗?

(3)有一首叫《蝴蝶花》的歌,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表演。

3.大班幼儿教,中班幼儿学做蝴蝶花

(1)谈话激趣:蝴蝶花真漂亮,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彩带、彩绳。你能用它们变成蝴蝶花吗?谁会变?

(2)(请一个大班幼儿做蝴蝶花)你是怎样变的?(边变蝴蝶花边讲解儿歌,突出重点与难点)还有谁会变?

(3)(大班幼儿集体表演系蝴蝶花,边表演边说儿歌)中班的小朋友会吗?你们想做吗?那今天请哥哥姐姐来教我们做蝴蝶花。

(4)大班幼儿教,中班幼儿学做蝴蝶花,教师巡回辅导(放轻音乐)。

教师提要求:①大班哥哥姐姐说儿歌要慢一些,弟弟妹妹要看仔细一点。②看一看、比一比谁先把弟弟妹妹教会了,但不能代替弟弟妹妹系蝴蝶结。③哪一对朋友先把蝴蝶结做好了就送给老师看看。

(5)中班学会的小朋友,跟哥哥或姐姐一起做给客人老师看。

4.合作装饰蝴蝶花花园

(1)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装饰蝴蝶花花园:蝴蝶花说她太孤单了,想请小朋友一起为她建造一个花园,给她找许多朋友,你们愿意吗?

(2)提出制作要求:两人共同合作,可以做一朵或几朵蝴蝶花插到可乐瓶中,和蝴蝶花放在一起。

(3)幼儿共同制作蝴蝶花(不仅要系出蝴蝶结还要剪出叶子)。

5.师生一起欣赏蝴蝶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懂得每天要早睡早起,按时上学不迟到。

初步了解小学生早晨的作息时间安排。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迟到的意思。

课件准备:“脸红的奇奇”图片;《不是我的错》故事音频及图片;《不是我的错》故事视频;“作息时间表”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图片图片“脸红的奇奇”,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奇奇脸红的原因。

奇奇最近上一年级了。呀,奇奇的脸可真红,小朋友猜猜奇奇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啊。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不是我的错》。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不是我的错》第一、二、三段,引导幼儿讨论奇奇迟到的原因。

老师说奇奇怎么又迟到了,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奇奇都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呢?

奇奇迟到,你认为是谁的错?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不是我的错》第四、五段,引导幼儿理解怎样才不会迟到。

奇奇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之后有没有再迟到?

奇奇是怎样做的?

播放故事视频《不是我的错》,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怎样才能不迟到。

你们也快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

小结:要想不迟到,要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每天做到早睡早起,按时上学。

出示图片“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早晨的时间安排。

小学生早上几点起床?

起床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有哪些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更早起床、戴红领巾等)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鼓励幼儿为自己制定一个上学作息时间表,请家长协助幼儿规划好时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配合进行教育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红“+”,就知道是医院,看见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儿园……

3.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标志,并说出你在哪见过?它告所我们什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请幼儿说出自己还见过什么标志?

5.请幼儿讨论这些标志应该张贴在什么位置?

6.观看多媒体课件,启发性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7.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到适合的位置进行张贴。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在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各种标志。

2.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幼儿知道我们必须要遵守交通安全秩序。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交通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在师幼配合上比较默契,相互之间比较和谐,

幼儿一贯喜欢图画式教学,加上我园在走廊、楼梯处等都贴上相关安全教育常识挂图,为了让我班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进一步观察,来更好地认识安全标志因此,我开展了安全教育《会说话的标志》活动,在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好的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逐个展示紧急出口标志、攀爬标志、禁止触摸标志、当心触电标志、当心车辆标志,引导幼儿理解;通过言语交谈“这些标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见到,在我们教室里也需要一些标志,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设计一个,并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结束活动时,教师总结出标志是各种各样的,看到这些标志,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也请家长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标志,并且引导幼儿去观察、学习新的标志,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意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2、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2、幼儿操作材料:“你会怎么办?”

活动过程:

1、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不说谎、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一),初步学会“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小明发现妈妈病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里只有你和妈妈时,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2)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二),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方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一个泥不认识的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有该怎么办呢?

小结:小明很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思考画面上提出的问题。

4、教师小结。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应沉着、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探讨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儿不想、不能、不敢参与活动,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猜猜猜”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现,个体、小组、集体的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发幼儿学习热情,最后用我们来做“保健操”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有效探讨的引导者

“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来积极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学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探讨过程的。首先通过问题:“如果小虫飞进了你的耳朵,你会怎么办?”“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再为后面“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获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隐性的引导中,使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3、个性发展的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有的意见是正确的,有的意见存在一定危险性。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幼儿的意见,而是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倾听不同幼儿的声音,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4、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处理中,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判断、辩论,充分感受师幼关系的平等和谐,也让幼儿在帮助、教导教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幼儿探讨“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有个别幼儿说理(如:医生是有丰富经验的、是专门给病人看病的……)比教师考虑的更全面,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确实,师幼互动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中汲取经验与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小百科:怎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ěn me,常用来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疑问、行动等,一般当做疑问用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在“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中,幼儿对学校的生活非常感兴趣,而且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也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对“课间十分钟”这个环节十分感兴趣。目前幼儿虽然已经认识了时间,但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亲身感受却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在课问十分钟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适宜?所以,针对大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开展了“课问十分钟”的体验活动。本活动首先以谈话的方式调动幼儿关于课间十分钟的经验,其次开展了“幼儿自主制订课问十分钟计划——亲自体验制订的计划——反思计划、梳理经验——调整计划——再次实施计划”等几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来感知时间对于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计划的制订、调整与实施能力,养成制订计划和按计划行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而且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也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对“课间十分钟”这个环节十分感兴趣。目前幼儿虽然已经认识了时间,但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亲身感受却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在课问十分钟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适宜?所以,针对大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开展了“课问十分钟”的体验活动。本活动首先以谈话的方式调动幼儿关于课间十分钟的经验,其次开展了“幼儿自主制订课问十分钟计划——亲自体验制订的计划——反思计划、梳理经验——调整计划——再次实施计划”等几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来感知时间对于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计划的制订、调整与实施能力,养成制订计划和按计划行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好地达到了《细则》的要求“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内容要与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问十分钟”不仅是幼儿现在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又是他们即将上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所以开展此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体验”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幼儿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去运用。尤其是“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来亲自感受、体验,才能了解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和活动的关系,了解时间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活动的重要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对于大班活动提出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连续性、共同学习。例如,通过让幼儿自己制订活动的计划,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调整计划,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的清单,都想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有的想出来了却不会用标志表示等。

这正是老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的好机会,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用更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朱老师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3、本次活动是过程性的活动,而非结果性的活动。幼儿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的确太抽象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利用“课问十分钟”这个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来观察时间,什么时问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的?

用了多长时间?让幼儿慢慢积累对于“时间”的经验。

综合评价:

1、本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能根据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特点,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朱老师既满足了幼儿要求“自主”的愿望,同时又给了他们体验“自主”的机会,自我设计“课问十分钟”的计划,自我落实计划,自我调整计划,其中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直接的,调整的行为是主动的,自我的成

长是快乐的。

2、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既有幼儿的自主空问,又有对幼儿的必要支持。例如: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提出“我想上厕所,厕所怎么画”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鼓励他自己想想办法来解决,当幼儿提出“用WC表示”的时候,老师给予了肯定,当幼儿再次提出“WC怎么写”的问题时,老师适时的停顿为幼儿相互

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3、在教师小组合作反思中,对于活动本身做出了全面评价,清晰深刻地指出活动的优点,但对于问题的分析较少。小组成员反思活动中可以就教师的疑问共同探讨,如针对教师个人反思时提出的“如果以图示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回顾前期经验是否更有效”,可以引导教师反思,图示支持与墙饰支持的回顾不同在哪里,如何有效利用墙饰的作用支持孩子的活动等,将问题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使教师在反思活动中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时获得可操作的有效策略,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反思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玩中国的民间游戏,按玩法进行梳理,。

2、游戏中了解爱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验和老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回家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喜欢的活动。

2、送给爷爷奶奶的小礼物。

3、为爷爷奶奶表演武术操。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讲述交流学了哪些民间游戏,事先用符号表示出来。

2、去社区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可以玩些什么民间游戏

(1)按自己画的游戏图示,选择游戏内容。

(2)选择适合爷爷奶奶大家一起玩得有些内容,并按次序排列。

(3)这些游戏一下在来不及做,爷爷奶奶还要教我们一些其他游戏,选择四种,游戏需要些什么东西呢?

(4)将游戏符号前后的顺序串起来帮助孩子梳理归类。

(5)学说礼貌用语。

幼儿自由谈论看见老人可以说些什么话。(第一次已经和爷爷奶奶互相介绍过自己,做好朋友了,那么今天再次见到,你怎么打招呼呢)

3、外出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民间游戏。

4、欣赏爷爷奶奶表演的中国戏曲,也可以尝试模仿着跟唱几句,我们也为他们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

5、送上自己做的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领略北京优美的风光。

跟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中国地图。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游北京”组图;《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北京的位置吗?

小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北京在中国的北方,在地图上用一个大大的红色五角星来表示。

出示组图“游北京”,带领幼儿领略首都的风光。

你去过北京吗?首都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哪里?认识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

小结: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那里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长城;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故宫。同时,北京也是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有许多著名的现代建筑,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大兴国际机场等。

播放歌曲视频《我爱北京天安门》,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1.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初步欣赏歌曲。

首都北京真美呀!有首歌唱出了对北京的喜爱,一起来听听它赞美的是北京的哪个标志性建筑吧。

2.分句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让我们跟着视频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

3.再次播放歌曲视频,鼓励幼儿自由表演唱。

请你一边演唱一边为歌曲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太阳升:高举双手;向前进:踏步走)

活动延伸

家长同幼儿一起欣赏宝宝巴士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鼓励幼儿表演唱歌曲。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名片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初步学习交换名片的相关礼仪。

3.尝试为自己制作个性化名片。

4.乐意与同伴交换名片,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学具:各种形状的彩色纸若干,荧光笔若干。

教具准备:老师自己的小名片,名片夹,小兔子菲菲的小名片,猴子医生的大名片,电脑,PPT,音乐,小贴画。

活动过程

1.用老师的名片导入,让幼儿初步了解名片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幼儿观察老师的名片(图1)。

师:你们认识我吗?那你们了解桑老师吗?没关系,我带来了自己的名片。看了我的名片,你就会对我有所了解。

师:我发名片给你,你该怎么接我的名片?

要站起来双手接名片,还要说“谢谢”。

(师边发名片边说:“认识你真高兴!”、“这是我的名片。”“真高兴认识你!”“很高兴见到你!”……幼儿起立,双手接名片,说:“谢谢!”)

师:仔细看一看,我的名片上有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我的名片上有我的照片、名字、地址、手机号、QQ号、邮编,还有漂亮的背景。看了我的名片,你对我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2)学习接受和保管名片的相关礼仪和知识。

师:刚才老师发名片的时候你是怎么接的?(站起来双手接并说“谢谢”。)那接受了别人的名片 ,该怎么保管呢?

(幼儿说、教师小结保管的知识:要爱护别人的名片,不能在别人的名片上乱涂乱画,不能折叠别人的名片,要妥善保管爱护别人的名片,可以放在名片夹或名片盒里。教师展示自己的名片夹。)

师:现在请你们将桑老师的名片轻轻地放到你的口袋里吧!比比谁收得又快又好!

小结:名片是人们认识新朋友、让新朋友了解自己的小卡片。它很小巧,方便携带,所以许多人都使用它。

2.通过故事《兔子菲菲》,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内容和作用。

(1)清讲故事,让幼儿感受名片给小兔子带来的方便。

师(拿着名片夹):在桑老师的名片夹里还有一张小动物的名片。瞧,它是小兔子菲菲的名片(图2)。小兔子菲菲的名片有什么用?听完老师带来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师请讲故事:《兔子菲菲的名片》

免子菲菲是森林里新来的居民。为了让森林里的动物们早点认识自己,她特地制作了自己的名片,见到谁就发自已的名片。

兔子菲菲遇到了黑熊壮壮,掏出名片说:“你好!我是新来的小兔子菲菲。这是我的名片,希望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很高兴认识你,小兔子菲菲!我是黑熊壮壮。这是我的名片,有事多联系!”

免子菲菲遇到了猴子医生乐乐,掏出名片:“你好!我是新来的小兔子菲菲。这是我的名片,希望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很高兴认识你!我是猴子医生乐乐。这是我的名片,有事多联系!”

兔子菲菲遇到了小鸟甜甜,掏出名片:“你好!我是新来的小兔子菲菲,这是我的名片,希望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很高兴认识你!我是小鸟甜甜。这是我的名片 ,有事多联系!”

就这样,兔子菲菲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兔子菲菲的名片有什么用了吗?

(帮她和许多动物成了好朋友。)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兔子菲菲靠着这些小小的名片让大家都认识了她,并且和她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菲菲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她的朋友们都不知道菲菲生病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小兔子菲菲看到了名片夹里猴医生乐乐的名片,很快就联系到了猴子医生。在乐乐的帮助下,兔子菲菲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2)出示猴医生名片,用“揭开谜底”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对名片的认识。

师:名片真是个好东西,帮助菲菲联系到了猴子医生。那小猴医生的名片上会有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

老师将小猴子医生的名片放大了,带过来了。

师:哦,老师忘了告诉你们,为了考考你们呀,我把猴子医生名片上的内容都遮了起来。要请你们动脑筋来说说,猴子医生的名片上会有些什么呢?说对了,我就会奖励一张小贴画!

(幼儿说出来,教师——揭开长纸条。)

小结:猴子医生的名片上,有它的照片、名字、住址、手机号、QQ、邮编、网址,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还有漂亮的背景,让人一看就能记住它。名片在朋友相互联系时会经常被用到。

3.迁移生活经验,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名片。

(1)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名片。

师:你们在活中有没有见过名片?

师:你见过谁的名片?他们为什么要用名片?

(2)欣赏各种各样的名片。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有趣的名片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a.感知名片的不同造型。

师:有什么形状的名片?(长方形的横的、竖的、唇形、心形。)

师:看看这几张名片是怎样的?(折叠的,可以打开的,这种名片是立体的,这样的名片里可以包含更多的内容。)

b.欣赏名片的特色背景。

师:名片上除了有文字和号码,还装饰漂亮的花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快速浏览。)

c.了解名片的广告作用。

师:小朋友们看看我带来的名片,猜一猜名片主人是干什么的?(蛋糕店、儿童摄影、理发店、鞋子公司等。)

小结:名片真好,还可以为自己的公司做广告宣传呢。

4.大胆想象,尝试制作自己的个性名片。

(1)启发幼儿大胆设想自己的名片。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名片,你们想不想做一张自己的`名片?

那你想做什么形状的名片?想在上面写什么?怎么知道是你的呢?

(2)幼儿分组制作名片。

师:老师在后面的桌上为你们准备了彩色纸和荧光笔,今天你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名片设计漂亮点,等会儿还要和好朋友交换名片呢。

教师巡回指导。

5.和同伴互换名片,结束活动。

师:你的名片设计好了,让我来欣赏一下。让你的好朋友去看一看吧!

师:制作好名片的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名片吧。知道怎么交换吗?

师:没有设计好的小朋友赶快加油 ,已经有许多小朋友和好朋友交换名片啦!

师:和好朋友交换好名片后,高兴吗?和好朋友拥抱一下吧!

(和好朋友一起听音乐跳拥抱舞。)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快到中秋节了,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粉粉的石榴,圆滚滚的核桃……自然一片丰收的美景!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现的各种树木,认识各种水果,再尝尝它们的味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知道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了解了果园工人的辛苦,产生了热爱他们的感情以及体验美好生活的情感。

活动内容:丰收的果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果树;

2、使幼儿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活动准备:

1、《丰收的果园》课件;

2、常见的实物水果及少见的水果图片;

3、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语引出课题:小朋友想一想,现在是什么季节?超市的水果是不是比前一阶段特别的多呀?为什么呀?

二、出示课件《丰收的果园》,让幼儿仔细观察:

1、教师提问:果园里都有什么?

哪些水果是你们认识的,哪些水果你们不认识?

哪些树是你们认识的,哪些树你们不认识?

2、再观看一遍课件后提问:

苹果树的个头高还是矮?

梨树的树杆粗还是细?

杏树像不像一把大绿伞?

其它的树又是什么样子的,和刚才认识的树大小、高矮、粗细一样吗?

3、出示各种水果及水果图片

让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

让幼儿看一看不认识的水果图片,教师教授,让幼儿记住这些水果的名字,形状及颜色,再让幼儿猜一猜它们的

味道。告诉幼儿,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并把味道记下来,告诉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

三、幼儿复习所学歌曲《秋天多么美》

四、活动延伸

幼儿发挥想象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美丽的果园》。

这是一幅关于秋天的儿童画,主题是“美丽的果园”,这幅画色彩明艳,以金黄色为主调,值得学习。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尝试对聚会的内容进行设想、规划,增强计划能力。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与同伴讨论的内容。

3、体验与同伴共同商量、讨论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师用记录表:空白纸张,上面有标题"我们来聚会"。

2、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聚会可以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

教师:新年快到了,我们可以邀请哪些家人来@JLN和我们一同庆祝呢?他们来幼儿园参加聚会时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与同伴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家人可以参加什么样的游戏?小朋友可以和家人共同进行什么活动?小朋友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可以怎样邀请参加活动的客人?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记录表上用简笔画的方法进行记录。(如小朋友建议可以进行表演,教师就画上跳舞的小人进行记录)

2、幼儿分组进行聚会计划的讨论并记录在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上。

师幼共同讨论有关聚会计划的一些具体问题:①聚会的时间、地点怎样安排?怎样邀请客人,有哪些邀请礼仪?(可以制作宣传海报、聚会请帖,用礼貌的语言进行邀请)③客人参加聚会时可以怎样装扮?(制作装饰的面具或帽子等)④聚会的环境可以怎样布置?(可以用绘画、制作拉花等方法进行装饰)⑤聚会进行的程序是怎样的?由谁来主持?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小组讨论,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和本组同伴讨论的结果。

幼儿边看自己的记录边向大家进行介绍。

3、师幼为聚会进行准备。

幼儿分工合作,如有的小组制作邀请卡,有的小组开始排练节目,有的小组为环境做准备。

延伸活动:

利用晨间、餐后等时间与幼儿谈谈对聚会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关于传统食品饺子、粽子、月饼的知识。

2、萌发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的热爱之情。

3、懂得谦让、分享,能注意餐饮礼仪。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视频《除夕的来历》、《粽子的来历》、《月饼的来历》

2、食品:饺子、月饼、粽子3、饺子粽子月饼图片、外国传统美食图片若干4、盘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视频《除夕》

1、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些什么?你们知道这一天叫什么?——除夕。你们知道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吃团圆饭吗?

2、放视频:介绍除夕吃饺子的来历3、小结:原来吃饺子是表达我们中国人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我们幼儿园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也会包饺子,回忆一下我们包饺子吃饺子的快乐时光吧。

4、出示图片(20xx年迎新年包饺子的图片)

(二)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吃”的文化

1、师:饺子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知道什么叫做传统食品吗?经过历史的洗礼,至今仍旧保留下来的食品为传统食品。

2、师:除了饺子还有什么呢?请看:出示“粽子”图片

3、师:你们喜欢吃吗?你们知道哪个节日会吃这个食品?你们知道粽子的来历吗?

4、播放视频《粽子的来历》

5、小结:原来粽子有这样一个故事,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食品,它不仅只是用来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种含义。

6、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的两种传统食品了,那么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食品?(幼儿纷纷发言)引出月饼。

7、师:你们知道月饼的来历吗?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

8、播放视频《中秋节月饼的来历》

9、小结: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看来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文化还意义深刻。

(三)中国传统食物品尝和分享

1、师:没想到我们中国的食品背后这么丰富的故事吧,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2、出示食品,请配教老师把食品端过来,师: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现场,要和你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请幼儿自主选择食品并尝一尝,并提醒幼儿要与同伴、客人老师分享食品,也要注意卫生,吃之前用湿毛巾擦手。

4、小结:刚才我发现你们过去拿食品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有礼貌,懂得谦让,懂得分享,也很爱卫生,吃东西前后都会擦手吃完也会擦嘴巴,这都值得老师表扬。

结束延伸

1、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外国传统食品文化。

2、师: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几种传统食品,而且还品尝了,平时,我也看见你们带了外国传统食品来幼儿园吃,那么回家后可以要你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你们有关外国传统美食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2.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不足之处:

1.识字课,识记字形没有贯穿与课堂当中。

2.写字时间不够10分钟。

整改措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3

[设计意图]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防火能力。因此,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能力,对保护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无法进行这种危险的体验。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突破说的模式,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VCD一盘(内容有大火烧毁房屋、拨打火警电话的镜头)。

3、布置好情境表演的场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消防员,领孩子跑步带入。

2、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图片,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幼儿讨论:这些火灾是怎么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

4、发生火灾怎么办?观看影碟,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并知道如何报警。

5、请个别幼儿模拟拨打报警电话。提示幼儿说清着火地点、着火物和自己的姓名。

6、讨论:如果小朋友家里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到,我们该怎么逃出来呢?教师可演示逃生方法。

7、“安全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知道与人合作时,应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习协商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地垫,体现合作的图片,幼儿绘画、手工、书写工具。

2、经验准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合作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知道合作可以解决问题。

教师以小海龟救妈妈的故事提出问题:“有一天,海龟妈妈带小海龟去学游泳,游着游着,小海龟们饿了,妈妈去帮它们找海藻吃,一不小心,妈妈的身体被卡在了礁石缝里。”请幼儿猜猜小海龟是用什么方法救妈妈的?

幼儿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讲小海龟们合作救妈妈的结局,让幼儿体会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简单的小故事,直接导入合作的主题,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突出了活动目标。】

二、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习合作的方法。

1、了解游戏规则,激发合作的愿望。

布置场景:教师在场地分散放置大块地垫(平均每4名幼儿用一块),并调动幼儿:“我来当海龟妈妈,你们愿意当小海龟来和我做一个合作的游戏吗?”

交待游戏规则:以地垫当作大海里的安全岛,教师说儿歌“小海龟,本领高,潮水来了赶紧躲,牢牢站在安全岛,凶猛的潮水冲不到。”幼儿学小海龟随儿歌围着安全岛游泳,当教师说完:“凶猛的潮水冲不到”时,幼儿快速跑上地垫,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能掉入“潮水”中。

【简单的游戏材料很容易让幼儿进入情景,幼儿一定会急于游戏,教师此时交待规则的过程要中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2、游戏“安全岛”,体验合作的快乐。组织幼儿游戏,初步尝试合作。

讨论:“怎样可以站得又快又稳?”“为什么有的小海龟动作快却掉进了水里?”

小结:只有互相合作才会让大家都安全。

【有了速度与“安全”的要求,幼儿一定会有争先的意识,所以在快速跑上垫子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当幼儿出现不稳定或有合作的现象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并通过对比启发幼儿对合作的思考。】

3、增加游戏难度,学习合作的方法。

教师逐次减少地垫的数量,让更多的幼儿尝试合作。请幼儿互相观察,说说自己或同伴是怎样保证自己安全的?让幼儿通过自己表述和与同伴交流,理解互相帮助、协商才能更好地合作。

【这是游戏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部分。垫子的数量可有效地控制幼儿之间的合作需求,当幼儿产生冲突时,正是幼儿需要互相协商的过程,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适当做出引导,可用方法:互相观察、讨论、协商等。】

三、知道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愿意与人分工合作。

1、观察生活中人们合作的图片,发现合作的多种方式。拔河、抬花轿、划龙舟、搬东西。

2、观察分工合作的图片,感受分工合作的重要。篮球比赛、做手术。

3、观察叠罗汉表演与解放军救灾的图片,让幼儿知道在合作时要坚持、忍耐。

【利用图片拓展幼儿的经验,体现社会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特点。既能了解合作的多种方式,又能引导幼儿知道良好的合作品质,使幼儿的经验从游戏提升到生活中的社会行为。】

四、延伸活动:学习用合作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以为解放军献爱心、做礼物为内容,组织幼儿讨论、协商分工。

2、请幼儿小组协商并选择制作材料。

3、幼儿合作制作礼物,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利用多种合作方式提升幼儿经验,使幼儿能在生活中使用倾听、协商、合作的策略,体现教育的现实意义以及社会教育的一贯性及反复性原则。】

活动反思

1、大班幼儿对事物已经有了较稳定的态度,看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立性,能坚持自己的想法。由于受这种年龄特征的影响,幼儿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其合作时还存在合作机会缺乏,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要求不明确等几方面的问题。当与同伴产生矛盾时,他们大多时候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对待问题而且互不退让,使合作出现矛盾无法协商而失败。因此,提高幼儿合作的技能,丰富他们的合作策略是提高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目标的制定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2、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幼儿社会领域的核心能力是交往能力,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尤其重要。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合作经验,但解决合作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目标指向幼儿的学习内容是合作策略,完成合作的方法是倾听与协商。目标的重点是学习用倾听、协商的方法解决合作中的问题,难点是在合作中能主动协调与同伴的矛盾。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好社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让幼儿有合作的体验,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幼儿体会同伴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传递的信息,学习用协商的办法来达到目的的统一。

3、活动选材适合幼儿,游戏“安全岛”规则简单,但能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合作,教师能通过材料的调整来调节游戏难度,逐步让幼儿加强合作,促进协商技巧的掌握。在组织过程中,通过游戏任务让幼儿有合作的意识与行为,并通过不断减少材料提高合作的难度,从而让幼儿产生分享、争执、求助、协商、合作、帮助等行为,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合作的技能,最后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4、活动过程轻松愉快,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一主线,贯穿在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活动过程以幼儿参与体验为主,避免了老师的单调说教,孩子们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去学习协商、体验,习得有益的社会交往技能,充分体现了社会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

5、活动对教师的随机教育能力要求较高,但在活动中,我关注幼儿的成功现象较多,没有及时关注幼儿在合作不成功后的表现,缺少及时的鼓励,影响了个别幼儿继续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