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级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几个疑问

本文已影响 2.84W人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同学提出了几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为了这些古怪的问题,我们还展开了一场场热烈的讨论。所有这些,专家们见了,也许只会嗤之以鼻——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文重点,在细枝末节处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没有基本的课堂调控能力,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几个疑问

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倒是觉得这一个个主题之外的插曲,反倒是这一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问题一: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到伯父家里去团聚。她们为什么不一起去,而非要轮流去呢?

其实早在几天前,刘思莉同学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让她继续思考,而没有正面作答。现在,又有另一个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也都大胆地猜一猜。”我启发性地问道。

他歪着脑袋想了想,还没有回答,就有其他同学举起了手。

“可能是因为伯父家的饭桌太小,一起去怕坐不下。”一个同学回答道。

“也可能是一辆黄包车坐不下,所以就轮流去。”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不可能,坐不下就抱着嘛。”有同学反对。

“也可能是伯父喜欢安静,人多了太吵闹。”

“还可能是父母为了锻炼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

同学们想到了各种各样可能的原因。

“那真实的原因是究竟会是什么呢——”我故意吊一吊他们的胃口,看他们全都争着好奇的大眼睛渴求般地望着我,——“我并不知道!” 我戏谑式地说。

“哎呀!”学生们爆发出一阵笑声,“原来你也不知道,还让我们去想!”

“对,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更要大胆地去猜想。也许真正的答案就在同学们刚才的猜想之中。只是光有猜想,还不够!还需要什么呢?”看看大家没反应,我继续启发道,“有科学家告诫我们,面对未知的问题,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我故意停了下来,想看看有没有人能补齐下句。

“求证!”教室最后排一位同学骄傲地说出了这两个字。

“对,你知道这句话,很了不起!大胆的猜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而小心的求证保证了我们寻求的答案的正确性。两者缺一不可。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轮流到伯父家去,其实我们是完全有可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因为鲁迅和他的家人留下了大量的信件、自传等文字资料,鲁迅的亲人、朋友也写了很多有关鲁迅的回忆文章,甚至还有专门研究鲁迅的‘鲁迅研究会’,这些详实的资料都可以帮助我们弄清问题的答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从周建人的自传开始研究,相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那老师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呢?”

“呵呵,老师有其他更感兴趣的问题要研究。对刚才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研究小组,仔细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也许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呢!”

 问题二:阿三为什么驼背?

呵呵,这又是一个好奇怪的问题!

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还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课文里说鲁迅常常劝她多休息,不叫她干重活。既然这样,她又怎么会‘因为过于劳苦,年纪轻轻的背就驼了’呢?”

“哦,你还能把后文和这句话联系起来思考,这很不简单!学习一定要学会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课内外学到的所有的东西进行对比、分析,在这种联系、对比、思考中,我们就能发现很多错误的东西,做出惊人的发现。

而我自己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都缺少这种联系的习惯,以致我犯了一些错误,把鲁迅先生一句错误的话当作了至理名言。

鲁迅先生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确是这样的,可是在小学的时候我就从课本里知道中国在宋代已经有了许多使用火药的武器,但遗憾的是,在读鲁迅先生文章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些和鲁迅的这句话联系起来思考;后来又在其他的历史书籍中知道在明朝的时候我国的火枪、火炮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甚至还发明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先进武器,这些武器在明朝的一本奇书——《天工开物》中都是有可信的记载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依然没有把这些事实和鲁迅先生这句话联系起来思考,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很深的偏见。

XX同学能够在前后文的联系、对比中发现问题,这是很让人佩服的!那阿三究竟为什么会驼背呢?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一位女同学回答道:“阿三还是干了重活的!你看这句话,课文里说鲁迅‘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之所以鲁迅要‘常常’劝阿三,不正说明阿三常常都在干重活吗?否则就不需要鲁迅‘常常劝’了。”

这可真是让人哑口无言的辩驳啊!一个小孩子对文字的弦外之音挖掘得这么深刻。

“那鲁迅家里究竟有哪些‘重活’需要阿三去干呢?”我顺着她的意思询问道。

“扫地、擦桌……”

“提水、劈柴……”

“做饭、洗碗……”

同学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这就是你们所能想到的‘重活’吗?显然这样的家务劳动式的‘重活’是不至于把人的身体累垮以至于驼背的。”紧接着我给他们讲起了大学时一位来自山区的同学在家里摘玉米的场景,“一位小个子的女同学背着一个比她还大的箩筐,在山地里摘下玉米顺手放进背后的背篓里,装满背篓后还要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摇摇晃晃地把满背篓的玉米背回家,然后又去背第二篓、第三篓……而我们学过的另一篇课文《劳动的开端》里也记载了一次干‘重活’的经历——挑煤。这样的活才算真正的‘重活’!

让阿三驼背的重活,很可能不是在鲁迅家里干的,但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猜想之外还需要小心的求证。阿三到底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她在鲁迅家里究竟干了哪些活?我们也许可以在与鲁迅有关的传记中找到蛛丝马迹。课文里的资料显然是不够的,同学们下来努力!”

 问题三:“神秘”的海婴

海婴是谁?可能对很多熟悉鲁迅的人来说,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学生却用它在课堂上难倒了我。

前文已经说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了,但是在过去的教材里却有一些改动,比如删去了“放烟花”这个故事。在我们今年使用的教材里,这个故事又回到了原文里,而在这段文字里却提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海婴!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