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级教案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本文已影响 2.43W人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等词语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2.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练习写作议论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探讨“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2.探究本文论述内容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文献法 2.分析归纳法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通过把握各段大意,理清行文思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 3.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相关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研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质疑问难,互动探究,突破难点;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资料助读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相关资料,教师也可提供有关资料,内容如下:

1.“格致”的出典

2.丁肇中小传

3.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详细内容见“备课资料”部分。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

3.选几位同学概括文意,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四、研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5)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占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引证法。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例证法。借王阳明“格”竹苫思头痛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肴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对比论证。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凋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五、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提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明确:美国科学家戴维说过:“科学要求我们具有直面现实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沦进行测量和实验,给出谨慎的、具有不同程度确定性的解释。”历史事实也证明,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无不以实验为基础。

早在1641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同时抛下两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以驳倒亚里上多德认为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它的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落地。

再如,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1974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τ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如,李远哲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通用型的交叉分子实验技术,从而使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一次有可能深入到从反应物到产物全过程的量子态层次,并于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

2.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畅所欲言。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XXX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六、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并板示,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

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实例来说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3.教师作方法点拨: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主题,然后查询资料,并综合分析资料,初步得出结论,最后一起交流评价,并拟写研究小论文。

4.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组成探究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注意: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谈及一面即可。

 七、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八、布置作业

1.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请就此写一篇读后感

2.对下面两个复句的层次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②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A.①是因果,②是递进 B.①是并列,②是条件

C.①②都是并列 D.①②都是因果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参考答案:

1.可以结合实际谈,也可以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谈,如国家在选拔人才时,应该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高重视程度,教育部门制定教材,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应该自觉地培养探索精神。 2.C

3.不能删掉。(1)“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并非全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2)“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就成了一百分。(3)“最”表示恐慌的程度,“唯一”表示独一无二,都不能去掉。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逐 说

应有格物剖析“格物致知” 的含义 层 理

致知精神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深 充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入 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